在这个社会中并不缺乏观点。软件开发方法学更是层出不穷,花样繁多,大家为了这些观点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和见解。我相信对错的概念已经植入大部分人的潜意识,我们很自然的使用对错的概念去描述事物,就好像使用高和低,美和丑这些概念来描述事物一样。我们好像不曾学习过它们,而是天生就会。

如果这样去想,就陷入了认知局限。这种认知局限,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无效辩论中。在软件工程中,选择计算机编程语言对技术栈、人员招聘有重大影响,因此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辩论是一个热点话题。

最经典的问题是:“PHP 是不是最好的语言?”。不可否认,PHP 是一门优秀的语言,虽然这几年略显颓势,但是也不妨碍依然有大量的 IT 从业者使用这门语言。

你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对的吗?如果你是一名通过 PHP 拿到高薪并乐此不疲的开发者,可能会说对。但如果体验过 PHP 在大团队中因为类型系统缺失而带来协作上的不便,就会说不对。 有过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慢慢理解到,对错是相对的,所以才有那句名言“小孩子才谈对错,成年人只谈利弊”。

在诸子百家中,认同对错是非的主要有儒家、法家,持有这个世界没有对错观点的道家反而有点格格不入,虽然佛家也不强调对错,但是那是要在西汉以后才传入中国。

在《老子》中有一句话诠释了这个观点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,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 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”。老子认为这些是非的观点是因为比较才产生的,如果没有比较也就没有了对错。在后人的哲学评价中,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思想,至于为什么是朴素的,我们在以后会聊到。

关于对错的思想,道家的代表人物列子也在《列子·周穆王》中讲述了一个故事。

春秋战国时,秦国人逢氏有个儿子,小时候非常聪明,但是长大后却得了一种迷糊的怪病。他听到唱歌却以为是哭泣,看到白色却说这是黑色,闻到香味却以为是臭的,尝到甜昧以为是苦味,做了错事却以为是正确。他所想到的事物,无论是天地、方向、水火、寒暑,和常人相比都是颠倒错乱的。一个姓杨的人对他父亲说:“鲁国的君子学问多,可能能治好,你为么不去拜访呢?”

于是这位父亲准备去鲁国,在路过陈国时,碰到了老子,于是对老子说了孩子的情况。老子说,你怎么知道是你儿子糊涂还是其他人糊涂呢?现在天下的人(春秋战国时,礼崩乐坏)对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已经搞不明白了。也许不是你儿子迷糊,而是天下的人迷糊,甚至是鲁国的君子们糊涂。不要浪费你的粮食,赶紧回家去吧。

要理解这个故事,需要了解一下周朝末春秋战国时的历史背景。如果说商朝的社会规则建立在鬼神宗教之上的话,周朝是建立在一套叫做“礼”的规则之上的。“礼”不是礼物,也不是礼貌的意思,而是当时的一种社会规则,简单来说就是“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”,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之上,每个人都需要恪守社会规则不能逾越。在社会规则之上才有了对错,不符合“礼”就是错的。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这套规则在当时崩溃了,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,这就是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。

关于对错的认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。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对错的概念起源于哪里呢?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对错的概念呢?

很遗憾,没有在中国古代的资料中找到定义对错的内容,不过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找到了一些线索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,将能判断对错的句子叫做命题 [^1],用命题的真假来表达事物的对错。为了得出命题的对错,亚里士多德认为需要将命题放到特定的条件下,通过这些条件才能得到命题的真假。

实际上,现实中人们的对错观并没有这么严谨,大多数情况下的对错并不是一个命题。比如当我们看到一项新的技术,你可能会说"我认为这项技术会流行起来",并说了一大堆理由,但是这句话并不是一个命题,在短期内无法验证正确性,只是一个人的主观意愿。

《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》上有一篇文章《现代思维模式真假、好坏、对错》[^2]深刻讨论了人们的对错观。作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。作者将真假看做认识事物方面的判断,好与坏是价值形态的判断,对与错就是对人们行为的判断。其实,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,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认知角度,这也是人们讨论问题时难以达成共识的原因之一,这里我们不必评价作者这样分类的利弊(不然又陷入对错的局限中了)。

按照作者的理解:真假是在讨论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某种规律,叫做合规律性;好坏是从一个人的立场出发讨论事物是否符合他的期望,叫做合目的性;对错一般是对人们行为的讨论,可以叫做合规范性。我们平时使用的对错混合了多种情况,按北京土话来讲就是,我说城门楼子,你说胯骨肘子。

如果用这种认知方法来分析得到的信息会看得更深刻。在某一段时间,一些明星和社交媒体的大 V 号召国人吃素,他们认为吃素是一种更“对”的生活方式,因为可以更健康、减少碳排放。

那么,吃素“对”吗?

这里的对错观混淆了合乎规律性,吃素可以更健康吗?吃素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吗?这里也混淆了合目的性,大家想要吃素吗?明星说喜欢吃素的目的和我们一样吗?这里也混淆了合规范性,不吃素违法犯罪吗?吃肉会违反一般道德约束吗?

从规律性上来说,吃素并不是很健康,因为人体需要均衡的营养,有一些必要的氨基酸需要肉类的蛋白质才能补充。仅仅中国人吃素也不能有效的减少碳排放,因为中国人喜欢吃的猪肉相对西方人偏爱的牛羊肉来说碳排放更少。

从合目的性上来说,大部分国人并不是素食爱好者,我们在主观意愿上并没有享受吃素带来的好处。根据某些人士曝光,明星宣传吃素是受到了境外势力的影响,花钱让他们宣传中国人应该吃素,达到打击畜牧渔业,弱化国民健康的目的。

从合规范性上来说,只要不吃野生保护动物,吃饲养的肉类以及合法捕捞的渔获并不违法,也不违反世俗的道德。

所以,我们的对错观极其脆弱,如果有人可以混淆这些问题,就可能被人牵着鼻子走,有时候甚至是无意的。在规律性上用伪科学、经验的混淆科学,在合目的性上用个体混淆群体,从合规范性上用小圈子的道德混淆大众的道德甚至法律。

我们容易被这样的话术影响:

  • 混淆合乎规律性:“我用 PHP 10 年了写的好好的啥都能做,PHP 是最好的语言。”
  • 混淆圈子道德:“喜欢汉服的人都不会穿山(一定程度上的仿制品)”,“狗是人类的朋友,你不应该吃狗肉”。
  • 混淆合目的性:“996 是福报,没有 996 哪有你翻身的机会呢?”。

在社会生活中,他们三者又是联系在一起的。比如:因为根据规律,打疫苗可以降低感染疾病的几率(真),所以对我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(好),所以我应该去打疫苗(对)。

所以在和其他沟通时,当一个人说出对错的时候,应该从几个方面分析问题:

  • 他认为的客观规律是什么?
  • 他的目的和期望是什么?
  • 是否符合世俗的道德和法律?

比如你对同事说,这份工作太辛苦,我想要辞职。他说对,同意你的说法。一般情况下辞职符合道德和法律,他说“对”的原因是:

  • 工作真的很辛苦。
  • 真心希望你不用这么辛苦。

如果你们关系比较好,这是有可能的,如果你们处于竞争关系,可能他说“对”的原因可能是希望你离职,然后他就能获得升职的机会。

因为对错的使用,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有效。如果团队的目的是一致的话,尽量使用合适、不适合来代替对错讨论一个技术方案,用真、假来描述一个规律,如果真、假太过于学术,可以训练自己使用成立、不成立来描述规律。

当然,我们也不必这么极端,在大家都能默契的认同某些条件的情况下,使用世俗的对错也没有什么不对。

参考资料

[^1]: 张文宇. “命题”概念源流考略及新探[C]//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.[出版者不详],2003:48-53. [^2]: 曾繁亮.现代思维模式:真假、好坏、对错[J].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,2000(03):11-14.

Last Updated:
Contributors: 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