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完一篇文章会让我充实,而看完半个小时后的小视频让我挫败,且变更更累。 赢一次士气大增,而输一次的挫败感则让士气涣散。写完一篇文章好像小胜,而看视频浪费时间是自制力的挫败。
成就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心理作用,利用好它可以获得专注力、团队的凝聚力。
当你大脑蹦出来一个完美的点子时,你的多巴胺开始分泌,多巴胺是欲望分子,它是一个人完成某个目标的动力因子。
当开始某个行动时,身体被调动起来,各种器官进入工作状态,为了维持工作状态,身体开始分泌肾上腺素,让你能坚持完成一项任务。
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,但是人类的神经系统违反认知的是,受体是感受激素变化来工作的,而不是根据激素水平来的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花了一天都没完成你的完美点子,无论是多巴胺和肾上腺素都维持到很高的水平,但是身体却不能继续投入能量,即使你的大脑多么希望身体动起来。
这时身体感到疲惫、不耐烦、无法进入状态和获得注意力。
如果在身体没有进入疲惫期之前完成了任务,大脑下发休息命令的同时,就会分泌内啡肽,内啡肽的作用是重置多巴胺受体的阈值。
不像多巴胺让人上头,内啡肽往往让人平静,进入贤者模式,身体才开始真正的休息。
这是为什么很多人睡不着的原因,因为任务没有完成。 就像小学生的暑假作业一直拖着,无法放松的玩耍。
这就是成就感的心理的来源,这个机制可以用在团队管理上。
一个迭代开始团队就会产生多巴胺来迎接新任务,在中途给大家鼓劲,肾上腺素会分泌(很多人称其为,鸡血因子)。
如果这个迭代完成了,达成了既定目标,被领导肯定、奖励,内啡肽开始分泌,团队获得成就感、满足感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成就感比金钱的奖励效果甚至更大。 这也是很多人不能坚持做一件事的原因。我在公众号上写文章,很多人私信给我说有非常大的收货,所以坚持继续写文章。如果没人看,一直无法获取成就感,也就无法坚持下来。
对于团队来说,让团队赢一次,很多时候就能改变团队颓废的状态。给团队带来的凝聚力,比团建吃饭、K歌有效得多。
想办法赢一次,也是将处于颓态的团队拉回来比较好的方法。
如何获取成就感
根据上面的规律,会发现很多团队的工作方法是相反的模式,我们反过来谈谈为什么大家在工作中没有产生足够的成就感。
误区1:设定一个大而没有尽头的目标。
很多人在互联网公司感到非常累,干外包反而不累。为啥?
因为互联网公司的需求是无尽的,没有阶段性目标,目标太大无法让团队建立成就感循环。
我们可以根据迭代或者版本将问题分解,从宏观上获得一个反馈周期。微观上,可以将迭代拆分成具体的任务,分配给每个人。
对于这个人来说,他可以把任务分解为具体的步骤(Tasking),在完成每个步骤的时候就能获得反馈和成就感。
误区2:分配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。
如果一件事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完成,内啡肽的分泌也遥遥无期。
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这种事情发生,如果实在要完成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,我们可以使用“朝三暮四”的技巧。
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,来自一个关于猴子的典故。有一个养猴子的人,早上给猴子三个榛子晚上给四个,猴子不满意大闹,于是改成了早上四个晚上三个,于是满意的离开了。
前段时间 JD 公司给快递员涨薪,全网一片叫好,就是没有人说涨的是底薪,降的是提成。
人虽然不是猴子,但是从心理上也无法逃出这个规律。
如果遇到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,我们可以把能完成的部分剥离出来,能完成的部分至少先能激励团队,等完成后,再想办法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继续剥离。
即使最终任务没能完成,士气也不会受损。
误区3:失败成为了一种习惯
有一些团队对失败已经习惯了,交付延期、上线各种问题、沟通不顺利等,团队成员已经习惯这个团队就是一个草台班子,彻底躺平。
整个团队就像抑郁症患者一样,激素水平低,没有波动,长期处于低速运转和团队摩擦中。
没有成功的兴奋、也没有失败的自责。
站在领导的角度,很多来自团队内部的措施已经无法改变现状,往往可能会请咨询或者雇佣外部团队充当鲶鱼。
虽然某些内在的原因没有消除,过一段时间依然会变成类似的状态,但是总归在当下是好的。
陷入成就感困境如何改变?
对团队来说,出现堆积成山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;对个人来说,做什么失败什么,一直处于挫败感状态。这两种场景,都会陷入成就困境。
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,忙,忙到节奏混乱,导致什么都做不完。
- 忙于生计,没有时间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- 忙于生产的问题,没有时间划分任务、设定里程碑。
- ……
这时候必须先停下来,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,降低对成功的预期。
如果每天有 10 件事情要做,实际上只有 20% 是必须要做的。那么我们可以停下来把工作的优先级重新梳理,那些事情是真正需要完成的。
先完成 20% 的重要工作获取成就感,再想办法完成剩下的。